我好久沒寫關於書的心得了!
因為通常我看完都只有"很好看"、"好看"、"還不錯"、"不怎樣"、"看不下去" 這種簡短評價XD
如果稍微有點其他的想法現在都直接寫在aNobii了說~
不過這本小說是最近難得讓我產生好多想法的書,所以決定還是來寫個心得文紀錄一下:P
相較外國翻譯小說而言,我實在看很少華人小說(即使我念的系叫做中文系orz),
尤其是台灣作家的書(輕小說姑且不論),喜歡的台灣作家少之又少。
這本書的作者陳玉慧,大學畢業後就到國外求學發展,
在法國學戲劇、在美國冒險,最後嫁給德國丈夫,現在定居在德國。
因此嚴格算起來,她比較像西方人,日常生活中除了寫作,她使用法語德語英語,
或許也是這樣,他的思考方式和看事情的態度,和一般的台灣作家有些差異。
(不過過看過的台灣作家的書真的不多,所以這裡僅是我個人感覺:P)
這本書他花了許多年才完成,結合了他自己的人生和虛構感情的半自傳式小說。
透過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相互運用的寫作手法,帶出了老中青三代家族成員的人生。
這個家是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家族中的男人總是因為各種歷史、私人因素而離開了家,
也使得這本書比較著力於女性的觀點,以及在歷史洪流中容易被人遺忘的一群。
本書開頭,流浪在外多年的主角,帶著他認識16天就決定結婚相守一生的外國男友回到台灣,
與他當初偷偷帶走的媽祖部將「千里眼」、「順風耳」一起進行一趟返鄉尋根之旅。
因而引出了他的祖母三和綾子和祖父林正男的人生故事,一切的開端。
20歲就離開家鄉,從此沒想過回去,根落台灣台中的日本(琉球)人祖母。
崇拜日本皇軍而在二戰期間加入空軍飛行員,戰後被國民黨軍抓走生死不明的祖父。
在心中愛慕祖母,228後加入台灣獨立革命軍後半生只能流亡海外的二叔公(祖父的弟弟)。
18歲逃家和情人私奔結婚,丈夫卻不斷外遇不忠甚至拋家棄子卻還是愛著他的母親。
為了愛人離開安徽老家前往台灣,愛人卻死於船難,從此留連女人堆被女人害慘一生的父親。
生於祖父失蹤後,但從小倍受疼愛,為了不容於世的戀情出家為尼,疑似為二叔公女兒的阿姨。
眾多家族成員的生命交織在歷史中,悲歡離合,起起落落。
許多事情的發生往往身不由己,日據時代到二戰時期,再到白色恐怖肅清時代,
在那樣的年代裡,有多少無奈多少辛酸以及多少小人物的悲哀。
這是一本跨越了許多公歷史的私人家族史小說。
每個人物的各種複雜情感透過作者的筆一一刻在我心中。
祖父對綾子祖母的愛點燃了綾子失去未婚夫後活下去的希望。
綾子對丈夫的愛與溫柔也讓他在二戰期間於叢林野地存活下來。
二叔公對綾子祖母一輩子的愛慕,則是他在被通緝流亡期間的精神支柱。
失去丈夫後,對小叔的感情是綾子一輩子也說不出口的秘密。
對妹妹的嫉妒與對母親的不滿讓她豪不猶豫離開了家,
但丈夫的外遇不斷,使得怨恨總是啃唑著靜子母親的心,
讓她陷入無盡循環的憂鬱躁鬱也無暇照顧女兒。
雖然靜子是唯一我認為他自身的關係造成了他自己的不幸的角色,
但是他自身的個性又可以說是由於大時代的因素間接造成影響。
失去愛人的悲痛,讓父親一直在追尋他心中的亡靈,
一輩子不斷地辜負女人也被女人辜負,二個家有跟沒有一樣。
拋家棄子的父親其實不是壞人,他是個很可憐的人。
我最感動的一段,是主角去醫院探視重病的父親,他曾經引以為恥並發誓再也不見的父親時,
才發現原來父親從她小時候開始就默默的以自己的方式在關心女兒。
中國(東方)的父權印象深植人心,也造成許多的父女失和不睦。
直到現在的台灣,還是有許多男人是沉默寡言不擅長表達內心情感的。
這本揉雜了公歷史以及私歷史的的小說,許多片段章節總是能touch到台灣人的內心。
故事內出現的人物民族有日本人、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原住民,
職業從日本皇軍部隊到國民黨將軍共產黨匪諜再到市井小民僧侶和尚,
日本人的文化、本省人的習俗、外省人的語言。
不管是意識層面還是文化層面,戰爭與對立總是隨時發生。
台灣,一個多麼複雜的地方。
台灣就和作者筆下的女兒一樣,總是在尋找著自己的根。
被清朝毫不考慮就割讓給日本人的台灣。
在日本戰敗後看著邋遢無章的國民黨軍隊痛哭失聲的台灣。
歷經白色統治與國際孤立危機的台灣。
身為台灣人,我們的情感以及對自己的國際認同中總是混合了些許忿恨與無奈。
這種無奈,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任何政府黨派甚至國家的錯。
只能說,是歷史把我們推到了這種境地。
在國外,許多外國人總是搞不清楚台灣和中國的差異。
記得小時候去美國參加summer camp時,許多同學都不知道台灣是哪裡?
剛認識的西方同學,總是先問我「Are you Chinese?」
之後我就得想辦法解釋Taiwanese不等於Chinese。
許多年沒去美國了,希望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有改善。
看著書中的公歷史,對照著因為這些歷史而流動變遷產生許多故事的私歷史,
我覺得自己對於自己的國家產生了更多更多更多的認同感。
但是,我也開始憐憫自己的國家。
「歷史的問題要交給歷史去解決。」馬總統剛上任時對於兩岸問題這麼表示。
的確,歷史的洪流太強大太令人無力,也或許,太難以捉摸太難以應付。
才會不斷地在歷史上寫下一齣又一齣的悲劇。
這真的是一本,只要你是台灣人,都應該要看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