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久沒寫網誌了...XD
回了一趟台北看《相聲瓦舍》的表演+幫表妹搬家(發現比我更不會打包的人=.=),
又和水漫幫眾玩了一趟台南柳營高雄美食+(一點點)生態之旅(真的都在吃orz)。
想寫這篇文章,起因在於卡蜜拉的噗轉了這篇文章:在南部之心聲
以及那天我在自己噗浪上小小的抱怨了一下就引來之前同事義正嚴詞的教誨XD
加上今天又和卡蜜拉的噗友starwalker有點小小的爭論(?)。
其實嚴格說起來,我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的台北人。
因為我娘是台南人,我從強褓時期就呼吸著台南的空氣長大。
「我家門前有小河,小河裡,有白鵝。」
小時候我一直認為,這首歌根本就是為了阿公家而寫的!
記憶中,一直到小學時期,阿公家附近還滿是稻田,後面不遠處還有條大水溝(小溪分支)。
更小之前,我還和表兄弟姊妹一起玩過阿公的輦轂機,看著白花花的米被機器吐出來。
我們在鋪滿金黃稻穗的道路上奔跑,二旁的大人忙著曬稻穀的身影在眼前飛掠。
我們在田埂上搭起了簡單的帳篷假裝自己在野地露營,控了窯要烤雞烤玉米烤番薯。
我們一人一台腳踏車穿梭在一塊又一塊的農地之間,阡陌小路被戲稱為「迷宮」。
我們躲藏在比人還要高的草叢內,等著好不容易數完一百的鬼來抓。
三伯公家的表哥表弟總是黑嘛嘛的,而且國語講得就和我的台語一樣菜。
但是我還記得他們有一回硬拱著我一起爬上樹偷摘芭樂,事後被他們的娘罵得慘兮兮。
那位大我一歲的表哥總是看著我身上的洋裝憨憨傻笑說:你的衣服很漂亮。
我想我應該可以算是一個擁有鄉下童年的台北人吧。
雖然只有到國中前的寒暑假能整個月都泡在台南阿公家度過,
但在這邊玩耍的時光卻比之後在台北補習念書學才藝的日子更讓我記憶深刻。
多年後,阿公家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農村。
我也沾染了一身台北都市人的氣息。
無法諱言,我的確是有著嚴重的鄉下適應不良症。
每年來度假個一個月一星期一個周末,和自己真正要在這裡生活工作的感覺是差十萬八千里的。
即使在來之前我以為自己很能夠適應台南的生活,也以為自己夠堅強。
但是許多問題卻也是來了之後才發現,問題(或許該說差異處)早就存在,只是我一直沒注意到。
我不習慣每天早上阿公幫我準備的稀飯饅頭包子飯糰配豆漿當早餐,
因為我以前幾乎都是吃沙拉三明治麵包蛋餅麥片配牛奶優酪乳咖啡。
(很偶爾,才會有機會或心血來潮吃稀飯饅頭包子飯糰豆漿米漿當早餐)
我不習慣耳朵聽到的盡是台語,連火車上的廣播都是國語+台語(或者再+客語)。
英語呢?我熟悉的國際語言到哪裡去了?我好像來到一個英語無用的地方。
我不習慣南部灼熱的太陽,每天都覺得自己又曬黑了快中暑了要熱暈了。
然後喝太多水的結果就是三不五時就要跑廁所跟同事借過到自己都不好意思。
我不習慣買東西去結帳櫃檯大姊說「這裡不能刷卡喔!」的消費方式,
出門前我還傻傻地和阿姨說:「放心~我有卡可以刷!」。(才知道為何阿姨總是要我帶著現金在身上)
我不習慣在開車或騎車時突然有腳踏車或其他的機車(沒戴安全帽)衝出來或闖紅燈。
也不知道原來在台南紅燈機車是可以右轉的!不右轉還會被後面全部的機車騎士按喇叭!
我不習慣計程車司機穿著背心內衣拖鞋短褲叼根菸,那讓我根本不敢搭。
幸好我運氣好遇上本來也是在台北生活的運匠和有紀律的車隊。
我不習慣搭計程車趕上班對同事來說是新鮮的八卦事。
因為在台北甚至新竹我們都不會對這種事情感到奇怪。
我不習慣舉目望去找不到熟悉的屈臣氏康氏美光南久大甚至那些連鎖咖啡店。
因為經痛想喝星巴克卻遍尋不著時的挫敗感與沮喪還留在我的記憶中。
取而代之的是個人獨立經營的小店小攤販或者藥局小飾品店和各種聽過沒聽過的飲料店。
我不習慣上班時同事們的休閒穿著,素顏的女同事和穿T恤的男同事佔大多數。
西裝襯衫精心彩妝似乎只有在有重要事情或者外出拜訪老師時才會出現。
(雖然女同事裡面自然系正妹其實滿多的~!!!)
那麼多那麼多的不習慣。那麼多那麼多的截然不同。
雖然如此,我還是努力想適應融入這裡的一切。
每天都讓自己多愛台南一點。(不只台南市還有台南縣!)
我有很多對這裡的抱怨沒錯!我很想念台北也沒錯!
但是,我也很努力地讓自己每天能夠開開心心過日子!
我喜歡清晨六點多或是晚間八九點騎著腳踏車在田野間聽著蟲鳴鳥叫的感覺。
我喜歡做完復健從醫院回家的路上經過縣政府欣賞縣政府前的繽紛水舞。
我喜歡在文化中心看書挑書時沒有很多人在旁邊自習念書苦讀甚至打電腦的悠閒。
我喜歡台南的店家對客人總是很真誠親切,而不是客套式的禮貌。
我喜歡在台南遇過的所有陌生或不熟悉的好心人,大家都很願意伸出一隻手。
我喜歡柳營便宜又好吃的包子饅頭和新鮮牛奶(喝過才知道外面號稱醇濃的都是騙人!)。
我喜歡老舊的漫畫店擺放雜亂缺一少二但是內閱一本三塊外借一本五塊錢的漫畫。
但是,我很討厭台南的蚊子蟲子小強!
因為每隻都又大又毒又強悍>"<
我承認自己還沒完全適應台南的生活,但是我不討厭台南這個城市(只是還沒適應罷了)。
在不習慣的事物多過於喜歡之前,總是會有這一段磨合期。
至於許多人常說:台北人都高傲、冷漠。台北就是個「台北國」。這樣的話,
我只想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優點有缺點,沒有一個城市是有問題的是生病了的!
戰南北的話題實在太多太多也太沒必要了!
美國的中西部牛仔絕對不會去和東部都會型男說:「嘿!你這個紐約國來的!」是吧?
一個國家本來就會存在很多各式各樣的城市、鄉鎮,有各式各樣不同個性價值觀的人民,有什麼好戰的?
不過就是大家的生活習慣和認知不一樣罷了!
我常聽到別人對台北人的印象就是高傲冷漠難親近又勢利眼。
還有人知道我是台北人時表示大為驚訝說我不像的!
我很想問:「你又知道真正的台北人是怎樣了?」
台北人就不能簡簡單單樸素自然認真努力親切平易近人嗎?
現在的大台北地區,真真正正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又有多少呢?
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南部甚至東部來打拼發展最後留下來定居的吧!
不然就不會有每年過年的返鄉車潮和鄉村人口外流的問題存在了。
那麼,在說著台北人都如何如何時,怎麼就沒人去想想,
說不定你說的那個高傲冷漠勢利的台北人正是你的鄉親呢?
我只是比喻。沒有要引戰。
和我一起長大的同學裡頭,也不乏父母都是台北人的真正台北小孩!
但是他們並不會有所謂「台北人的優越感」,也不曾說過瞧不起非台北以外地區的言論。
甚至還有非常嚮往鄉村農家生活的人。
不過同時,也有父母都是南部來台北發展定居的同學,
卻時常告訴我「只要出了大台北地區就叫做鄉下,就叫做南部!」
連我去新竹念書都被他說「幹嘛跑去鄉下地方念書?那邊一定沒有公車!」
這樣的情況,能一竿子打翻一船台北人嗎?
有的人就是喜歡都市生活,有的人就是安於鄉村,何不互相尊重就好?
在說著台北人都怎樣怎樣的非台北人,
不覺得你們也犯了你們口中台北人都瞧不起非台北人的刻板印嗎?
在貶損著台北的同時,也貶損了你們自己呀!何苦來哉~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家鄉有著特別的情感與依戀。
我也是一樣的,我以自己的故鄉台北為榮,也深深思念在台北的家人朋友們。
但是,在支持喜愛自己的家鄉的同時,如果能放寬心胸去接受另外一個城市適應另外一個城市不也很好嗎?
許多上台北打拼工作或唸書苦讀的朋友,請別再把容納你們的台北說成冷血高傲的金錢怪物。
如果你無法認同這個城市又不願離開這個城市,心中守著自己家鄉才是最好的信念,那似乎也是種高傲?
鄙視著你工作的城市,彷彿把他當作你吸金的道具,利用完自己依舊雙手潔白不染血。
台北人們!不論是依舊住在台北不願離開或者是像我一樣離鄉背井,請不要再把其他地方批評得一文不值。
台北不過是台灣的首都罷了,和真正世界上的大都市比較起來渺小如細沙,也並不是那麼地了不起。
在評論鄉下地方沒水準之前,請想想說這種話的你自己是不是也有失風度?丟了台北人的臉?
似乎太囉嗦又太正經了XD
希望不管是出身哪裡現在又人在哪裡的大家,都能對每個城市互相尊重包容對方的文化與生活習慣。
畢竟,我們都是屬於台灣這個國家的人民啊!大家都是台灣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