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好久的影片(9/18就看了說XD),
最近都沒寫啥有內容的文章,就來寫寫《冏男孩》好了!
(只是可能文章還是一樣沒什麼內容orz)
電影劇情滿簡單易懂的(比起藝術型國片好理解多了)。
主要就是圍繞著這二個調皮搗蛋的男孩的生活。
學校、家庭、青澀的戀情、堅定的友情。
充滿著幻想與大無畏勇氣的童年。
最後的結局是有些悲傷無奈的。
介入了成人世界的現實醜惡,才發現活在幻想中的孩子們多麼天真。
我很喜歡這張劇照。
這是被老師施以「愛之吻」處罰後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
雖然被處罰了,但還是很活潑的、自豪的讓同學簇擁著。
或許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像他們一樣的同學存在。
也或許你自己就曾經是那樣子的孩子。(但其實我小時候還滿討厭這種搗蛋鬼的)
冏男孩某部份來講算是挺成功的喚起多數觀眾的童年。
而且他的動畫做得真的很漂亮!
跳脫日本或美國的動畫風格,個人認為帶了點幾米的感覺。
真的很有親切感、很台灣
電影一開頭就講起了「快樂王子」的故事。
這是一個不管什麼年代的人都聽過或者有印象的故事。
因此開頭的故事及動畫真的有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
在電影中還有一個自創的「卡達天王」。
這個角色是類似我們小時候迷過的無敵鐵金剛之類的角色。
不管是我這個年代的無敵鐵金剛、鹹蛋超人、還是再下一代的無敵甲蟲balabala
每個年代的孩子們都會有著共通的心目中的卡通英雄。
卡達天王就是電影中的世界裡最受小孩歡迎的英雄人物。
(這部份也滿能引起有過相同回憶的人的共鳴)
但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片中鋪陳的笑點,幾乎都是懂得人才會笑的梗。
ex.這不是肯德基、張君雅小妹妹...etc.
我是和爸媽、表妹以及剛從美國回來的表姐一起去看。
中間好多笑點,只有我和表妹能夠理解而大笑。
四年級生的爸媽以及在美國長大的表姐都無法會意。
(表姐整個覺得很悶,中間還睡著了一下下orz)
還有就是,他的拍片手法,是那種一單元一單元的。
主軸(二個男孩的生活)不變,可是單元的重點不同。
最後引導到一個最終的結局。
這種手法在日劇(我比較常看日劇所以只知道日劇裡有)很常見。
但是我覺得用在二小時左右的片子裡,又切割成好幾個也許只有20分鐘的單元,
有種好像情緒被切斷的感覺;就是那種半夜發生想哭的事情都快哭出來,
但淚水才剛流出來要潰堤之前天就亮了你就要準備向一個平日一般的出門了的樣子。
而且結局太過悲傷、沉重。
雖然最後似乎是讓離開童年幻想的二人重逢了。
但是留下的卻是很多的似乎可以思考或消化的情緒。
可以說是有點藝術國片影子的非典型藝術國片!
說真的,看完心情不是很好。
不像當初看完《海角七號》是笑著離開電影院。
反而是沉重的、沒話找話聊(因為需要沉澱)的離開。
所以其實我不是那麼的喜歡這部影片(本身討厭悲劇)。
但是有某些橋段我真的很喜歡!
每個畫面都拍的很美很有意境是其一。
騙子一號和爸爸之間的情感讓我感動到快哭是其二。
最後就是,林艾莉的媽媽説過的話:
「只要保持微笑,就有勇氣面對一切。」
如果喜歡這類型電影的人,還是滿推薦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