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喜歡獨自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思考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雖然我知道我給人的感覺並不是會去思考這種事情的人。
看著身邊的陌生人們,似乎可以藉此反省自己過著的又是怎樣的人生?
在那些陌生人眼中看到的我,又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希望別人對我的想法又是什麼?
星期五,從台南回到台北,深夜11點的臺北依舊燈火通明,人群熙來攘往。
忠孝復興轉車時,擦身而過的男男女女,盡是衣著光鮮亮麗、時尚又自信。
仿佛在說:「Hey! It's Friday night! 」狂歡的時刻才正要開始。
察覺剛從台南回到台北的自己和周圍的不搭調,讓我只想快步逃離返家。
星期天,從台北回到台南,10點的台南,雖然依舊有燈火、有行人,
卻也看到有些商家開始播放晚安曲,有些商家開始準備拉鐵門。
彷彿在說:「夜深了!該休息了!」城市準備進入夢鄉了。
穿著過膝長靴的自己,鞋跟踏在地上的聲音顯得刺耳,再次感覺自己的突兀。
在臺北的台南人心態。在台南的臺北人心態。
在臺北的時候,被說「你不像是臺北人啊!」
在台南的時候,被說「你就是個臺北人啊!」
朋友B說:「都已經要25歲了,不應該再戴像是SWATCH之類的手錶了。」
我一方面認同卻也一方面不認同。
也許我的心裡住了兩個人,一個是時髦的都會女強人,一個是樸素的鄉村小女孩。
現在,是3/1 00:20。
正式進入我的25歲倒數計時。
回想過去24年的人生,我真的是個好矛盾的人。
喜歡安靜,也喜歡熱鬧。
喜歡自己一個人,有時候又希望自己不要是一個人。
喜歡和大夥一起出去瘋狂,有時候又覺得和大夥一起出去好累。
喜歡看時尚雜誌買新衣服新鞋子,喜歡精心妝點自己。但也喜歡隨性簡單,穿著大T恤寬褲運動外套的自己。
喜歡緊湊的都會生活。也喜歡悠閒的鄉村生活。
喜歡出去玩樂唱歌吃飯旅行開party。也喜歡宅在家裡看日劇看書上網跟貓玩。
打從畢業後就被說是個獨立成熟的大人了!
但是我連「大人」應該是怎樣都無法想像。始終都還覺得自己是個小孩。
站在人家說的女人的25歲分歧點上,我卻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啊!我要25歲了嗎?
但是,我怎麼感覺自己依舊是十年前的15歲的自己。
依舊會做蠢事,依舊喜歡和爸媽撒嬌,依舊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事物會惶恐。
也依舊喜歡著大人所說的小孩子才看的書,那些漫畫動畫小說連續劇。
許多人說我有成長。許多人說我變了。
也許或許,只是因為我多了幾副面具;面對社會的面具、面對對我抱持著我應該是大人的人的面具。
但是,又似乎是因為過多的面具,讓我變成一個非常矛盾的人。
連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的人。
往台南的高鐵上,我在附近小孩的嬉鬧聲中打開我的趴趴熊記事本。
翻到換算出生年分與年齡的一頁,用爸送我的迪士尼唐老鴨原子筆將「25」圈起來。
又翻到寫著「今年的希望與計畫」的頁面,默默書寫。
我希望即將25的自己:
1.不間斷念英文、念日文。去美國參加姊姊的婚禮時不會連海關都出不了。
2.不要忘記寫作。每天、或每周,寫下自己的隻字片語,想法也好、創作也好。
3.持續閱讀。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書,漫畫小說雜誌之外,藝術創作設計經濟政治社會心理學。
4.繼續思考。人生的意義?活著的意義?什麼才是有意義的人生?什麼才是活過的證據?
5.保持夢想。有夢最美,築夢踏實。人因夢想而偉大。就算是妄想白日夢也好。
6.努力變漂亮。因為我是女孩兒,因為人畢竟還是視覺的動物。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7.儲蓄存錢。很實際,為了夢想,為了未來的自己。
記得大四的那年生日,我希望自己能夠每天開心的過日子。
我想到目前為止我很努力的讓自己每天都持續開心生活。
希望這個希望能夠持續下去,一直一直。
我想我的矛盾人生依舊會繼續下去。也不知道將來能不能遇到能夠接受如此矛盾的我的人。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莫忘初衷」以及「飲水思源」。
反正,我的奇怪和矛盾已經跟著我24年了,就這樣吧!也沒什麼不好!
誰叫我是AB型白羊的詭異組合體呢:P